圖像裡可能有1 人、戶外 

感謝民宿協會彭理事長邀約演講,讓我有機會回南投看看老同事,

日月潭舊地重遊,感觸良多!

圖像裡可能有天空和戶外

 

圖像裡可能有戶外

 

圖像裡可能有樹、植物、天空和戶外

 

圖像裡可能有天空、橋樑、戶外和水

 

圖像裡可能有天空、雲、海洋、戶外、水和大自然

 

圖像裡可能有1 人、山、天空、戶外、水和大自然

 

圖像裡可能有1 人、天空、戶外、水和大自然

 

圖像裡可能有天空、海洋、山、戶外、水和大自然

 

圖像裡可能有天空、海洋、山、雲、戶外、大自然和水

 

圖像裡可能有天空、山、海洋、戶外、大自然和水

 

圖像裡可能有1 人、海洋、天空、海灘、雲、戶外、水和大自然

枯水期,九蛙全被?光光!

圖像裡可能有雲、天空、戶外、大自然和水

 

圖像裡可能有鞋子和戶外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跳至搜Disambig gray.svg  此條目介紹的是臺灣中部的湖泊。關於包含該湖,但範圍更大的國家風景區,請見「日月潭國家風景區」。

日月潭
Zintun
日月潭日出.JPG
日月潭的日出
座標 23°52′N 120°55′E / 23.867°N 120.917°E
湖泊類型 淡水湖
 
表面積 7.93平方公里
平均深度 27公尺
水體體積 7700萬立方公尺
表面海拔 736公尺
 
島嶼 拉魯島
定居點 魚池鄉
日月潭
Taiwan formosa vintage history other places dams taipics019.jpg
甫竣工的頭社壩
日月潭在臺灣的位置
日月潭
日月潭在臺灣的位置
國家  中華民國
位置 南投縣魚池鄉
現狀 使用中
始建 1918年
啟用 1934年
耗資 6400餘萬圓(日月潭水力電氣工事
所有者 臺灣電力公司
水壩和溢洪道
水壩類型 皆為混凝土心牆土壩
高度 水社壩:30.3公尺(99英尺)
頭社壩:19公尺(62英尺)
長度 水社壩:363.6公尺(1,193英尺)
頭社壩:166公尺(545英尺)
壩頂海拔 水社壩:751.51公尺(2,466英尺)
頭社壩:751.51公尺(2,466英尺)
壩頂寬度 水社壩:7公尺(23英尺)
頭社壩:6公尺(20英尺)
壩基寬度 水社壩:230公尺(755英尺)
頭社壩:110公尺(361英尺)
溢洪道 無閘門控制喇叭口式
溢洪道類型 Gated overflow, service
溢洪量 167立方公尺(5,898立方英尺)
形成 日月潭水庫
總容量 1億7,162.1萬立方公尺
有效容量 1億3,356.1萬立方公尺
集水面積 17平方公里(182,986,477平方英尺)
表面積 8.3平方公里(89,340,456平方英尺)
最大寬度 4公里(13,123英尺)
正常水位 748.45公尺(2,456英尺)
發電廠
操作人員 明潭發電廠
大觀發電廠
運作日期 1934年(大觀一廠)
1985年(明湖抽蓄)
1995年(明潭抽蓄)
類型 傳統式
渦輪機 大觀一廠:橫軸佩爾頓式水輪發電機
大觀二廠(明湖抽蓄):
豎軸可逆型法蘭西斯式水輪發電機
明潭抽蓄:
豎軸可逆型法蘭西斯式水輪發電機
裝機容量 22 x 5 MW
267 x 6 MW
250 x 4 MW
年均發電量 50億度
網站
日月潭水庫水門操作規定

日月潭邵語Zintun 或 Zintun a Wazaqan[1]閩南語Ji?t-goa?t-thâm),是一個位在臺灣南投縣魚池鄉日月村的半天然淡水湖泊水力發電水庫;該潭是臺灣本島面積第二大的湖泊(僅次於曾文水庫)及第一大半天然湖泊兼發電用水庫。該潭平均水面海拔約736公尺,常態面積約7.93平方公里(滿水位時約8.4平方公里),最高水深達27公尺。其蘊含自然生態豐富,但其中有非常多是外來種生物。

該潭是臺灣原住民邵族生活的主要地區之一;生活在該潭四周的族人稱其為「水社海」。由於過去當地附近平埔族稱居住於山裡的原住民為「沙連」,當地又是山區最大的積水盆地,日月潭及其周圍地區因而得名「水沙連」。此外,尚有「水社大湖」、「龍湖」、「珠潭」、「雙潭」等名稱[2]。其今名為日潭月潭之合稱,該二名分別來自對其兩大組成部份水色及輪廓的描繪。[3]同時,該潭景色自古以來經常受人讚賞,並自日本統治時期以來多次被有關當局列入臺灣八景[4]

2000年1月,交通部觀光局設立日月潭國家風景區,其範圍除原有日月潭特定區外,北面擴大至魚池鄉,東至水社大山,西至集集大山,南至水里蛇窯[5]

2016年3月,該潭與日本靜岡縣濱名湖締結為姐妹湖[6]

 
1900年日月潭舊照片

名稱典故[編輯]

日月潭原為全臺灣第一大的天然湖泊,水源來自濁水溪。「日月潭」一名首見於清道光元年(1821)升任臺灣府北路理番同知鄧傳安所著《蠡測彙抄》一書中第2篇〈水沙連紀程〉所記:「…過水裏社,望見日月潭中之珠仔山;藍鹿洲東徵集所紀之水沙連即此…」,[7][8]及第11篇《遊水裡社記》所記:「…其水不知何來,瀦而為潭,長幾十里,闊三之一。水分丹、碧二色,故名日月潭。珠山矻立潭中,高一里許,圍五之…」。[9][10]文中知其潭中有「珠仔山」(拉魯,舊稱珠嶼島、光華島),以其潭水之顏色而區分為日月潭。而不是如今所謂:「…島東及北側形圓如日,島西南側狹長微彎如月,故名『日月潭』」[4][11]。日月潭名稱由來是因為形狀之說,可追溯到曹士桂宦海日記》的記載:「山南水圓如日,山北水彎如半月,詢社人,潭名日月」[12]:295。早期的英文文獻裡稱日月潭為「康第紐斯湖」(Lake Candidius),乃紀念來台傳教的康第紐斯,為1873年由甘為霖所命名。[13]另有傳教士來日月潭向邵族人傳教時,亦將日月潭名之為「龍湖」(Dragon Lake)、「林伊西巴坦湖」(Nin-Isivatan Lake)等之名稱。[10]

水力電氣工事[編輯]

1918年7月,臺灣電力株式會社開始在日月潭興建「門牌潭發電所」,但由於資金的不足,拖到1919年才大興土木。1934年6月完工,並改稱日月潭第一發電所。其相關工程包括在武界建壩攔截濁水溪上游溪水,開鑿人工引水隧道至日月潭以供給水源,而發電後的水則被引導注入濁水溪支流水里溪。為了運送電廠興建所需要的材料,集集線鐵路因此孕育而生。完工後的日月潭的水位上升,湖面面積也從原來的4.55平方公里擴張至7.73平方公里,當時稱為「珠子山」的拉魯島面積也稍為縮小。1944年發電廠遭美軍的戰機轟炸損壞,發電停頓。

 
1944年美軍所拍攝日月潭地區的航空照片,標示出日月潭水庫的水社壩(SHUSHA DAM)、頭社壩(TOSHA DAM)、取水口(INTAKE)位置,以及位於日月潭左側水里溪(SUIRI RIVER)溪谷的日月潭第一發電所(POWER PLANT NO.1)。

日本戰敗,由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接管臺灣後,於1946年成立臺灣電力公司,並隨後修復電廠恢復供電,1948年10月改名為大觀發電廠

歷年變革[編輯]

1970年,日月潭定為風景區,1990年8月,日月潭發生興業號事故,共57人死亡。1999年的921大地震受損嚴重,稍後進行重建工作,並設計新的服務計畫,2000年1月,設立日月潭國家級風景區,其範圍除日月潭外,北面擴大至魚池鄉,東至水社大山,西至集集大山,南至水里蛇窯[5]

發電系統[編輯]

日月潭擁有全臺灣最複雜的水力發電系統,主要由臺灣電力公司大觀發電廠明潭發電廠管理使用。日月潭的水源來自於濁水溪上游的與濁水溪支流栗栖溪,由武界壩引濁水溪的溪水,以及栗栖壩所引栗栖溪溪水,經由武界隧道與新武界隧道兩座引水隧道,注入日月潭;1934年於其周圍水社、頭社兩地分別興築完成水社壩與頭社壩兩座混凝土心牆土壩而形成一座離槽水庫;日月潭湖水再經由三個出水口,分別送往大觀發電廠一廠(大觀一廠)、大觀二廠(明湖抽蓄水力電廠)及明潭發電廠抽蓄機組發電;大觀一廠發電後的尾水再引入銃櫃壩後,送往鉅工發電廠發電;大觀二廠及明潭抽蓄電廠發電後尾水則分別於白天尖峰用電時段蓄存在明湖水庫明潭水庫,到了夜間離峰時段再抽下池的水至日月潭上池;而明潭水庫的水除了抽至日月潭提供上下池間往復利用之外,尚送至明潭發電廠水里機組發電之用[14]。而濁水溪上游由萬大發電廠所管理的霧社水庫亦與日月潭水庫聯合運用,配合發電系統需求以調節下游日月潭水庫水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環保阿嬤金鳳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