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孟超表示,現有國家戲劇院的表演,雖然還原古典,但缺乏變化,北藝則透過靈活變換大中小三個劇場的空間,達到好聽、好玩、精彩這些重要元素,只有這樣才會吸引觀眾目光,未來也才會具有國際競爭力。 他說,北藝僅有4公頃的基地,但運用夜市「一鍋三味」的概念,將大中小劇院,這三種口味囊括其中中,劇場總計可容納3100名觀眾,將帶給民眾最貼近的演出環境,並且北藝設計許多獨立包廂在劇場後方,讓部分不方便進戲院的身心障礙人士,也可以走進北藝享受演出。 

捷運劍潭捷運 20190607 (11)

[台北表演藝術中心]Taipei Performing Arts Center)位在士林區捷運劍潭站旁,20228月7日開幕便成為受矚目的城市新地標;該中心2021年就登上CNN評選的「全球最具顛覆性8大建築」。

捷運劍潭捷運 20190607 (9)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由普立茲克獎得主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與大衛·希艾萊特(David Gianotten)帶領的大都會建築事務所(OMA)設計,從外形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到「球劇場」、「大劇院」、「藍盒子」等三個劇場量體嵌入中央透明立方體

捷運劍潭捷運 20190607 (6)

搭台北捷運至「捷運劍潭站」→ 於 3 號出口出站

步行 → 2 分鐘抵達北藝中心。

由捷運站月台望向北藝中心

 

?

 

參觀回路曾以「沉浸式互動體驗特展」形式,結合行動裝置、語音導覽及新媒體科技互動,引領民眾以「時空旅行者」身分走過劇院空間。除了大劇院、球劇場和藍盒子三大劇場,還包括特色空間「參觀回路」

??

不論是舞台隱藏的角落、演員及職員平時行經的廊道、還是俯視士林區景緻的開放式景觀平台,都能沿著這條路線一一看盡進入場館後,除「參觀回路入口、出口以及戶外開放式觀景台」供拍照,其他室內空間一律不得攝影、錄影、錄音。俯視士林區景緻的開放式景觀平台,俯視士林區景緻外表新穎的特殊建築物建築主體外牆的帷幕牆系統由S波浪玻璃組成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是一座地下1層、地上12層高、外表新穎的特殊建築物建築主體外牆的帷幕牆系統由S波浪玻璃組成

??

 

??

 

??

 

?

 

?

?

??

 

? ?

 

?

 

??

  ?21gif?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環保阿嬤金鳳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