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像裡可能有3 個人、包括金鳳

 

 

 

這活動置物桌,要用全部拉出來,不占空間

 

 

 

 

 

 

 

 

 

 

兩座山之間凹處正對著中山樓,這就是龍穴,可惜紗帽山,

是帽後對著中山樓,所以只這點破了風水,要是帽前對著中山樓...

 

 

 

 

外國貴賓或是開國民大會的大廳

?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

 

跳到?航跳到搜索

中山樓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臺灣)文化資產
Chung-Shan Building and Baishou Bridge 20160320.jpg

登錄等級 直轄市定古蹟
登錄公告日期 2005年(民國九十四年)6月14日
位置  中華民國臺北市北投區陽明路二段15號
座標 25°09′19″N 121°33′09″E / 25.15538°N 121.55258°E坐?25°09′19″N 121°33′09″E / 25.15538°N 121.55258°E
建成年代 民國五十五年(1966年)
詳細登錄資料
中山樓周邊園區文化景觀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臺灣)文化資產
登錄等級 文化景觀
登錄公告日期 2013年11月20日
位置 臺北市北投區陽明路二段15號
詳細登錄

中山樓是位於臺灣臺北市陽明山多功能會議設施,1965年10月動工、1966年11月12日竣工啟用[1],由修澤蘭設計,佔地約18,000平方公尺,外型的中式宮殿式建築樣式為主要特色;樓高三層,內部設有可容納1,800人的會議廳(中華文化堂)、與可容納2,000人的餐廳各一座。目前由國立臺灣圖書館轄下的陽明山中山樓管理所負責管理。中華民國總統在1996年改由公民直選前,皆由國民大會代表選出,而中山樓正是國民大會遷臺後的主要開會場所;因此中山樓除歷經多次總統選舉,也是中華民國憲法歷次增修的會議所在地。中山樓建築亦常為新臺幣鈔券、郵票的主題圖像[2],為現版新臺幣壹百元紙鈔背面的代表圖像。

 
中山樓正面
 
由蔣介石提寫的中山樓匾額

興建中山樓,是時任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民國五十五年(1966年)為紀念國父孫中山先生百年誕辰,另一為發揚中華文化,期使中華民國政府在正式集會、慶典、接待國賓時,有適合之場地,並讓國際人士領略中華文化之精粹。[3]

基址[??]

中山樓所在區域是昔日臺灣日治時期的草山林間學校所在地,1935年始政四十周年記念臺灣博覽會的草山分館(草山觀光館)即設在目前講堂之處。興建之初,由於地基為堅石、軟泥與硫磺土混雜,建築師在設計時將每根主要立柱依地勢與地質加長、加大,使之深入至硫磺土層以下,最深可逾12公尺。為防止硫磺土對建築之侵蝕,以熱柏油澆灌柱子與柱礎,再以鋁箔油毛氈包覆,隔絕硫氣。[4][5]中山樓亦是全世界迄今唯一一棟蓋於硫磺口的建物[6],硫磺口是日治時代的草山溫泉湧泉地,位於大會議廳之講台正下方,早年供應附近溫泉旅館使用,為減低地熱,則以十數根圓管鑽入講台下方,使地熱沿管線噴出。[7]

特色[??]

全樓以中國宮殿建築式樣為本,依山勢而建,以綠色琉璃瓦覆頂,搭配紅簷、白牆,建築主體之屋頂採單檐歇山頂。由於此為紀念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百歲誕辰之建築,因此在設計與裝飾上融合許多吉祥元素,如:壽字台階、百壽橋、福字燈座、蝙蝠方格門等。建築照明部分,有多達48種造型各異之宮燈遍布內外。室內布置則有歐豪年高逸鴻黃君璧江兆申王壯為季康之書畫作品。

組織沿革[??]

中山樓最早由陽明山管理局管轄,後改隸國立國父紀念館,2012年5月20日改隸國立臺灣圖書館管理[8]

軼聞[??]

由於中山樓坐落於大屯火山群的硫磺地帶上,故在中山樓舉行餐會的時候,接待方所準備的製餐具容易接觸空氣中的產生黑色的硫化銀斑點,故要平均20分鐘左右要更換一次。關於中山樓的風水傳說,則是其位於龍脈之上,位置與士林官邸圓山行館總統府連成一線,左青龍、右白虎,前有紗帽山,左右還有松溪、磺溪環繞,形成“玉帶圍腰”。最特別的是,中山樓還是全世界罕見、直接蓋在硫磺坑口的大型建築物。

此外,中山樓當前列為禁區的二樓含有“總統套房”的設施,其中有蔣介石及夫人蔣宋美齡當年的會客廳、寢室、衛生間,還有模擬臺海戰爭的兵棋室、一個成人身高的巨型特製地球儀。墻上挂了許多黃君璧、歐豪年的親筆字畫,還有當年由外國進口時,據說為全臺第一套便後清洗的“下體盆”,且至今還能使用。另一特別的是蔣介石用於指揮作戰的兵棋室,內有四台完全依照中國大陸沿海地形製作的立體模型圖,及對匪作戰地形圖;且兵棋室的屏風後方,還有一張床,為蔣經國的辦公室,據說是蔣經國為了尊敬先父,不願使用父親生前的房間,才在兵棋室下榻。

歷任總統使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環保阿嬤金鳳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