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橋林家花園古蹟巡禮(二)
(圖片如顯示X,請按重新整理)
(引用景點介紹:www.linfamily.tpc.gov.tw)
林本源園邸建築裝飾中的雕刻工藝,技術精湛、精緻華麗。舉凡木雕、石雕、磚雕,
多有建築裝飾藝術之經典作品。雕刻作品沿襲了閩粵的裝飾風格,裝飾題材廣泛,
可細分為人物、動植物、花鳥、器物、圖案、文字…主題,只要合乎趨吉避凶、
等事項,皆被涵蓋在內。雕刻的技法可分為圓雕、透雕、浮雕與線雕。 雕刻材質
可分為木雕、石雕、磚雕,即以此三類來欣賞林家園邸的雕刻之美。
*第七站(橫虹臥月)*
橫虹臥月居全園樞紐位置,將全園分割成前後兩大區域,使遊園者不致一眼
望穿園的後半部,營造視覺層次與隱蔽之效,園林設計常用的手法。
這裡的觀光人潮十分的多
因橋面如虹栱形門洞如半月
而得橫虹臥月此美名
橋下由珊瑚礁砌成洞窟通道
低矮幽暗
順之可抵猴洞(右邊)
*第八站(香玉簃)*
「簃」為閣邊小屋之意,乃遊憩觀賞花卉之所。
香玉簃建築本身由曲廊路徑變化而成,曲廊迤邐曲折,
有時依牆而行,有時又轉折向外,因而在廊與牆之間
夾出形狀與性質均有不同之小院
其間布石,或置景花台等等,其轉折連接所傳達的人體
行進間的韻律變化,增加園林風景的深度與層次。
簃前為花圃,每至花季,遍地似錦,與周圍臺閣相映,富有詩情畫意。
休息一下!欣賞雕刻之美
又稱立體雕,是一種獨立不附著於背景上的立體雕作,適合由各角度欣賞,如「石獅」、「龍柱」等。
又稱「漏雕」,為兩面透空的立體雕刻,因鏤空利於通風與採光,多應用於窗戶雕飾,如「螭虎窗」、「人物窗」等
*第九站(月波水榭)*
月波水榭為一賞月之所。海棠形的水池漂浮著一座雙菱形的水榭,並有小橋與岸邊連接,有如一艘小船泊於碼頭邊,予人豐富的想像。
雙菱形也稱方勝,是一種中國古典工藝常用的圖案,有連綿再生的象徵意義。
水榭右側有迴旋石階,額題「拾級」,讀「ㄕㄜˋ級」,意味登階而上,昔日順著樓梯可登上屋頂平台。
牆外又有一淺池,池岸疊石,亦有野趣。其中一特立之石峰,為日治時期舉行盛典時之紀念物。
*第十站(出口)*
(我的參觀路線有些錯誤!)
休息一下!
欣賞雕刻之美
不透空的單面雕刻,以表現物象高低深淺及層次的立體感為主。
不透空的單面雕刻,以表現物象高低深淺及層次的立體感為主。
不透空的單面雕刻,以表現物象高低深淺及層次的立體感為主。
*第十一站(定靜堂)*
定靜堂為園中佔地最大之建築物,是林家招待賓客,舉行盛大宴會之處。
定靜堂以四合院方式配置,前埕寬廣
入口設重門中庭做穿廊
對照有秩地引導賓客到達儀典性的正廳。
*第十二站(榕蔭大池)*
榕蔭大池池北有仿林家漳州故里之山水假山
池畔繞以梅花鄔、釣魚磯、雲錦淙等不同形狀的亭子
計有三角形、四角形、菱形、八角形及疊亭
亭作為林園環繞池水之導遊路徑線上休憩憑眺之地點,
亦是對景觀賞之重點,隨人體之高視、俯視、低視而建亭,
亭頂除了攢尖外,歇山最為普遍
榕蔭大池的生氣有很大一部份由榕樹提供,巨大的遮蔭、開敞的
自然地面與大面積的池水都能提供此處宜人的微小氣候,
使林園增加舒適度,也富有地方情調。
因地制宜設置,充分表現了主人的獵奇趣味。
這個瞭望台原本是用來看佃農耕種的情形
或亦是對景觀賞之重點
而現在看出去,卻成了一棟棟的大樓...
第十三站是什麼呢?
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