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茶殿—閩式庭園
新生主題展館之一的[花茶殿],是將原拆遷整建完成林安泰古厝與增設閩式庭園融為一體傳統園林建築..館內提供傳統文物,藝術展演,並定期舉辦藝文表演活動,你不防在此停駐半日放慢腳步,悠閒細細欣賞精緻古厝及閩式庭園之美!
今天天氣好,女兒帶我去看花博,
因為昨天已經跟(老頭子88歲)去看了圓山區,
年紀大了一天走一區所以今天到新生區逛逛!
新生區就是在新生公園這邊,
把林安泰古厝也放進去了,
林安泰古厝因為花博被佈置的煥然一新,
跟以前幾乎都不同了!
後方花茶殿為閩式四合院傳統建築,至今已有200年歷史
庭園內隨處可見紅瓦磚牆屋舍,綠釉花磚欄杆
參觀者需進入曲折[咕咾石院],於曲廊幽徑間繞行
方可透過院牆漏窗,逐步窺見全園風貌
這正是中國江南庭園特色
回廊縈繞,步移景異;峰迴路轉,出人意表
每每隨著景隨步移,而令人驚喜連連呢
中式庭園部局規劃時,常會因地制宜或因景制宜
建造庭臺樓閣,廳軒廊榭,門窗橋舫甚至石磚砌地等
這些富有特色園林建築小品,足以營造詩意典雅意境!
後面就是林安泰古厝的主體,
相當古色古香,
這就是以前有錢人住的地方。
林安泰古厝為中國傳統四合院民宅建築,格局嚴謹,雕刻典雅,為台灣北部少見保存完整的古老建築。林家開台祖先林堯於乾隆19年,由安溪渡海來台,兒子林回在艋舺從事貿易店名為榮泰號,經營得法,賺了不少錢,乾隆48年在現在的四維路附近興建了一座宅地,命名為「安泰」今已擁有160年的歷史,林回初建時只是五間開的一棟房舍,後來陸續加蓋左右廂房和門廳,成為四合院,清末再加建兩座外廂房與書房,才成為目前兩進四廂房,台北市最完整的古厝建築
古厝的美在其精細的雕刻,以門廳門框旁的團龍爐透刻為例,兩條龍在當中盤成香爐的形狀,兩條龍在香爐下搶珠,另兩條在香爐上對望,整個雕刻就是由此六龍的肢體交錯盤結所構成,極具創意。這六條龍代表的就是林回的六個兒子,組成寶瓶狀,和蝙蝠、磐牌都具有吉祥富貴意義,也成為林安泰古厝的重要標誌。而在搬遷及翻修過程中,除了磚瓦因年代久遠以致破損而予以翻新之外,其餘石材、木材等多半來自原建材,故仍深具歷史價值。古厝外埕前方的月眉池,有防禦、養魚、防火、供水、降溫改善氣候的功能。
古代人連屋簷都很講究。
廣場的部份全部都是綠地,
如果我家也有這樣的綠色大廣場那該多好,
到時我一定邀請各位格友一起來玩耍!
風和日麗,晴空萬里的週末
母女倆徜徉於一片花團錦簇彩虹田中
快意逍遙樂陶陶!
林安泰古厝內,有半月眉池、楊柳垂蔭,
真的是詩情畫意。
隨便坐在月眉半池塘邊,到處都是好風景!
走累了,到涼亭休息一下吧!
林安泰古厝的內廳,模擬的是拜祖先。
提醒大家要懂得慎終追遠!
主廳的後方是走廊,
可惜我們的相機不夠專業,
要不然應該可以拍藝術照。
這是古代洗臉台,右邊的是梳妝台。
這是古代的嬰兒搖籃,全是用竹子編的。
古代的飯桶。
以前的灶台。
以前灶下有很多竹簍。
林安泰古厝內的觀景台。
庭院內就有自己的紅拱橋,
看得出林家人的財力相當雄厚呀。
登上高台,整個庭院盡收眼底。
庭園內還有一個假山和瀑布,
設計相當地大氣。
沒想到一間古厝竟讓人有置身古代的感覺。
女兒發現古厝內的窗戶和門的造型都不同,
俏皮地說要幫我拍各種造型的窗景和門景。
這是壽桃型的窗櫺。
門的造型也有很多種,
這是花瓶型的門檻。
光從門就可以看出主辦單位的用心啦!
花博還有很多地方還來不及看,
下次環保阿嬤再帶大家一起去唷!
敬請期待!!